期刊简介

               1981年3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反映了我国麻醉学临床、科研发展的水平,促进了国内外麻醉学科的学术交流,引导着我国麻醉学的发展方向;杂志发行世界104个国家,编委会中有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的国际知名专家加盟,被《化学文摘》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且荣登《化学文摘》千刊表;首批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曾荣获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1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73/R

邮发代号: 18-4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先后荣获历届河北省优秀期刊奖、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优质产品奖及中华医学会银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麻醉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麻醉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16
  • 国内刊号:13-1073/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先后荣获历届河北省优秀期刊奖、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优质产品奖及中华医学会银奖
  • 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麻醉学杂志介绍

               1981年3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反映了我国麻醉学临床、科研发展的水平,促进了国内外麻醉学科的学术交流,引导着我国麻醉学的发展方向;杂志发行世界104个国家,编委会中有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的国际知名专家加盟,被《化学文摘》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且荣登《化学文摘》千刊表;首批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曾荣获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                

本刊栏目设置
述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经验交流、疼痛治疗、重症监测、心脑肺复苏、临床技术、血液保护、病例报道、继续教育、读者来信。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先后荣获历届河北省优秀期刊奖、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优质产品奖及中华医学会银奖
中华麻醉学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麻醉学杂志社征稿要求

  1.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若取得国家或军队、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请写明具体名称及编号,并采用双语著录。

  其中、英文分别置于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下方。即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637050) ;Fund program: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59637050),并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信函通知编辑部,并附寄获奖证

  书复印件。

  2.来稿需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项。一旦发现一稿两投现象,且作者在投稿时没有作这方面的说明,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进行如下处理:(1)刊登撤消该论文及该论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2)向作者所在单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科技期刊进行通报;(3)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2 年内拒绝接受该论文第一作者所撰写的其他文稿。已经被其他刊物退稿的论文、发表初步报告后再发表完整的论文、在学术会议宣读过但并未在其他刊物或会议汇编上全文发表或准备全文发表及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的文稿,不属于一稿两投,但作者在投稿时必须作充分的说明,以免造成一稿两投或重复发表。

  3.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受试对象或其亲属是否签署知情同意书。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4.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专家初审、专家函审、定稿会终审)。作者如对退稿有异议,可向编辑部提出书面申诉,编辑部将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审议,并予答复。

  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本刊网站上成功投稿或修改重投后3 个月内,仍在审阅中者,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

  五、作者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刊对经审核拟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退修文稿逾2 个月不返回本刊编辑部者,视作自动撤稿。

  六、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著作权转让协议书》,该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它方式出版接受刊登的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七、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第一作者为中华医学会会员50 元∕篇(需附寄会员证复印件),非会员100 元∕篇。稿件确认刊载后须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版面费和彩图印制工本费用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确有困难者可申请减免。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当期杂志2 册。

  八、登录网站http://www.anesthesiology.org.cn/进行网上投稿。投稿前应认真阅读投稿须知,注册后填写有关信息,务必保证填写信息的真实性。投稿时请正确选择论文对应的类型及主题。

  九、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 号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辑部,邮政编码:050071。电话(传真):0311-85989621,email:cja@vip.163.com。


期刊引用
中华麻醉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麻醉学杂志发文量
中华麻醉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华麻醉学杂志往期文章
  • 纳洛酮对心肺复苏犬血液动力学和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心跳呼吸骤停时,β-内啡肽(β-EP)大量释放,导致细胞代谢损伤,使心肺脑复苏难以成功[1,2],而作为阿片受体拮抗剂的纳洛酮可以逆转其作用,改善缺血后心、肺、脑组织的损害.纳洛酮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稳定细胞膜、改善能量代谢从而减轻心脏骤停后的缺血性脑损害[3].但维持循环功能稳定是脑复苏的基础,为此本实验拟通过观察纳洛酮对栽犬心肺复苏(CRP)后心肌能量代谢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纳洛酮在......

    作者:高鸿;安裕文;方开云;王竹梅;曾祥刚 刊期: 2005- 08

  • 电针预处理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时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目的:评价电针预处理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时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44只,体重400~5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4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电针预处理组(EA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缺血5min后恢复灌注。EA组于缺血前5d开始电针刺激大椎穴和百会穴30min,1次/d,连续5d。分别于再灌注6、12、24和4......

    作者:陈怀龙;齐慧;刘孝洁;王明山 刊期: 2014- 03

  • 反比通气对肥胖患者腹腔镜手术气腹时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反比通气(I:E=1:1)对肥胖患者腹腔镜手术气腹时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30~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BMI30~40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30),A组:气腹后接受I∶E=1∶1通气模式,B组,气腹后接受1∶E=1∶2通气模式.于气管插管后即刻、气腹开始后30、60和120min时记录PaO2、PaCO2、吸气峰压(P......

    作者:崔艳苓;耿立成 刊期: 2014- 06

  • 体外循环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活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PB)对全身性血管内皮细胞(VEC)的急性损伤/活化.方法26例心血管择期手术病人,分为两组,14例先心病心内畸形矫治术患者为Ⅰ组,12例心脏瓣膜替换术患者为Ⅱ组.于术前、转流前、转流后30min、停转流、手术结束、术后1d和术后3d采血动态监测两组病人循环内皮细胞(CEC)、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和冯维尔布兰德因子(vWF)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血CEC、血浆TM和vWF在C......

    作者:陈力勇;葛衡江;刘怀琼 刊期: 2000- 06

  • 吸入麻醉药预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Bcl-2、Bax及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吸入异氟醚、七氟醚及地氟醚预处理对兔在体心脏局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Bcl-2、Bax及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5组(n=8):假手术对照组(P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IR组)、异氟醚预处理组(Ⅰ组)、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地氟醚预处理组(D组).除P组外,每组接受左冠脉前降支3h阻断和3h再灌注.吸入药预处理组在缺血前分别吸入1MAC的异氟醚、七氟醚或地氟......

    作者:徐军美;杨昭云;常业恬;胡冬煦;谭朝华 刊期: 2003- 08

  • 姜黄素对2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及背根神经节p-ERK和p-CREB表达的影响

    目的评价姜黄素对2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及背根神经节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高糖喂养雄性SD大鼠8周诱导胰岛素抵抗,以35mg/kg链脲佐菌素(STZ)单次腹腔注射,3d后血糖≥16.7mmol/L大鼠为2型糖尿病大鼠.注射STZ后14d机械缩足阈(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低于基础值80%的大鼠为......

    作者:周林;袁超;史小婷;郑昌健;连庆泉;李军;曹红 刊期: 2013- 08

  • 酸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PI3K/Akt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酸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SD大鼠70只,雌雄不拘,体重450-550g,随机分为7组(n=10):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酸处理组(H+组)、缺血后处理+碱处理组(IPO+OH-组)、碱处理组(OH-组)、酸处理+渥曼青霉索组(H++wort组)和渥曼......

    作者:乔欣;刘新伟 刊期: 2009- 03

  • 患儿静脉输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舒芬太尼脂溶性高,产生相同的术后镇痛程度,硬膜外用药量比静脉途经多,因此舒芬太尼术后镇痛适合静脉给药~([1]).舒芬太尼作为芬太尼家族的衍生物,其镇痛作用约为芬太尼10倍~([2]),其在小儿术后镇痛的优势有待进一步明确.本研究拟比较患儿静脉输注等效剂量舒芬太尼与芬太尼术后镇痛的效果,为小儿术后镇痛提供参考.......

    作者:吴建文;李师阳;李群杰;姚伟瑜;肖全胜 刊期: 2009- 12

  • VDAC1在富氢液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VDAC1)在富氢液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80~3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6组(n=10):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富氢液组(H组)、二甲基亚砜溶剂对照组(DMSO组)、VDAC1阻断剂4'-二异硫氰基芪-2,2'-二磺酸组(DIDS组)和富氢液+DIDS组(HD组).采用经食管心脏起搏诱发室......

    作者:戴琼艳;龙云;赵琳;张露;高宇;吴淋;陈兴东;段满林;徐建国 刊期: 2014- 12

  • 咪达唑仑预先给药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时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预先给药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时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昆明小鼠30只,体重18~22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咪达唑仑预先给药组(M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20min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组腹腔注射咪达唑仑1mg/kg,30min后制备模型.于再灌注24h时处死小鼠,取小肠,采......

    作者:张禾;陈娱兰;汤洁;楼鹏;常敬宇;苗蓓 刊期: 2016- 03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