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1年3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反映了我国麻醉学临床、科研发展的水平,促进了国内外麻醉学科的学术交流,引导着我国麻醉学的发展方向;杂志发行世界104个国家,编委会中有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的国际知名专家加盟,被《化学文摘》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且荣登《化学文摘》千刊表;首批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曾荣获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1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73/R
邮发代号: 18-4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先后荣获历届河北省优秀期刊奖、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优质产品奖及中华医学会银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麻醉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16
- 国内刊号:13-1073/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七氟醚对失血性休克诱发猪脑损伤时NF-κB活化的影响
目的评价七氟醚对失血性休克诱发猪脑损伤时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巴马小型猪32头,6月龄,体重22~25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ham组)不放血,仅行双侧股动脉、颈内静脉穿刺术;失血性休克组(HS组)采用容量控制性放血法制备失血性休克模型;七氟醚预处理组(Sev-Pre组)吸入2%七氟醚30min后制备失血性休克模型;七氟醚后处理组(Sev-Post组)于失......
作者:王洪乾;陈克研;勾宝晶;张铁铮 刊期: 2017- 02
-
不同晶体液用于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时肝损伤的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晶体液用于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时的肝损伤程度.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7~9周龄,体重280~3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组)、生理盐水组(NS组)、乳酸林格液组(RL组)和复方苹果酸林格液组(RM组).经右颈内静脉放血至MAP降为35~45mmHg,继续放血或回输部分血液维持MAP35~45mmHg1h,制备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S组仅麻醉和颈......
作者:戴中亮;张中军;张雪萍;詹美俊;姜远旭;姚尚龙 刊期: 2017- 02
-
低温环境暴露对失血性休克猪全麻期间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
目的评价低温环境暴露对失血性休克猪全麻期间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巴马小型猪12头,雌雄不拘,体重20~24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6):常温环境组(RT组)和低温环境组(EH组).吸入2%异氟醚维持麻醉,RT组和EH组分别置于常温(20~22℃)和低温(-10℃)环境中,采用改良容控法(放血量30ml/kg)制备失血性休克模型.于放血前(T1)、放血结束后即刻(T2)、休......
作者:杜薇;刁玉刚;周锦;曹惠鹃;张铁铮;李林 刊期: 2017- 02
-
吸入氢气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时蛋白质组学的影响
目的评价吸入氢气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时蛋白质组学的影响.方法雄性ICR小鼠60只,6周龄,体重20~25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15):假手术组(Sh组)、假手术+氢气组(Sh+H2组)、脓毒症组(S组)和脓毒症+氢气组(S+H2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小鼠脓毒症模型,于术后1、6h时Sh+H2组和S+H2组均吸入2%氢气lh.于术后24h时,分离肺组织,对蛋白质进行同位素相......
作者:边映雪;秦超;谢克亮;于洋;陈红光;王妍研;董艾莉;张鹏;于泳浩 刊期: 2017- 02
-
氢对内毒素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时线粒体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评价氢对内毒素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时线粒体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离体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接种于培养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n=60):正常对照组(C组)、富氢培养基组(H组)、内毒素组(E组)和内毒素+富氢培养基组(E+H组).C组与E组采用正常培养基;H组与E+H组采用富氢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10μg/ml的LPS.分别于培养或LPS孵育2、8和24h时,采用MTT法测定细......
作者:王妍妍;董艾莉;张媛媛;王露;边映雪;陈红光;王国林;于泳浩;谢克亮 刊期: 2017- 02
-
PUN282987对老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评价PUN282987对老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18~22月龄,体重450~6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40):假手术组(S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激动剂PUN282987组(PUN组).I/R组和PUN组采用四动脉阻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PUN组于缺血前腹腔注射PUN2......
作者:林旭;马福国;陈怀龙;孙立新;毕燕琳;时飞;王明山 刊期: 2017- 02
-
N-乙酰半胱氨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Cav-3表达的影响
目的评价N-乙酰半胱氨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小窝蛋白3(Cav-3)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30~27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组(D组)和N-乙酰半胱氨酸组(NAC组).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1周后,NAC组大鼠灌胃给予N-乙酰半胱氨......
作者:梁启恒;夏中元;苏娃婷;赵博;张琼霞;张元;雷少青 刊期: 2017- 02
-
p-ERK1/2在17β雌二醇抑制丙泊酚致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在17β雌二醇抑制丙白酚致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7日龄雄性SD大鼠78只,体重11~18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13):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脂肪乳剂组(F组)、17β雌二醇组(E组)、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17β雌二醇组(PE组)和丙泊酚+17β雌二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抑制剂U0126组(PEU组......
作者:吴晓倩;李建立;容俊芳 刊期: 2017- 02
-
氟比洛芬酯不同给药时机对单肺通气患者氧合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不同给药时机对单肺通气患者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90例,性别不限,年龄45~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对照组(C组)、术前给药组(F1组)和术中给药组(F2组).C组和F1组分别于术前15min静脉注射脂肪乳剂和氟比洛芬酯(10mg/ml)各10ml.F2组于单肺通气开始即刻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ml.于术前15mi......
作者:马骏;章蔚;王迪;谢言虎;许敏;吴运香;柴小青 刊期: 2017- 02
-
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时肺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时肺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0例,年龄25~6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BMI18~25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麻醉诱导前经10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6μg/kg,随后以0.4μg·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至术毕前30min;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
作者:张丽丽;张野;李云 刊期: 2017- 02
动态资讯
- 1 复合异丙酚时瑞芬太尼抑制维吾尔族患者气管插管及切皮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
- 2 单心室患儿开颅脑脓肿切除术麻醉处理1例
- 3 不同靶浓度舒芬太尼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全麻诱导时血液动力学影响的比较
- 4 利多卡因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体外循环致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
- 5 依达拉奉对内毒素休克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
- 6 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
- 7 吗啡对兔离体肠管运动功能的影响
- 8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胃肠手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反应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 9 电针预处理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时海马神经元AMPK活性的影响
- 10 剖宫产手术自体血回收-回输的危险因素
- 11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FloTrac-Vigileo系统与肺动脉导管技术监测心指数的一致性
- 12 围术期医学是麻醉学的发展方向
- 13 剖宫产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对左旋布比卡因半数镇痛有效剂量的影响
- 14 剖宫产术后患者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混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的效应
- 15 尼莫地平预先给药对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 16 二硫代氨基吡咯烷预先给药对内毒素诱发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
- 17 心内直视手术中静脉输注米力农成人及小儿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变化
- 18 术前肺通气功能与术中肺通气功能和术后呼吸衰竭的关系
- 19 子宫切除术后舒芬太尼病人自控-靶控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20 参附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