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1年3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反映了我国麻醉学临床、科研发展的水平,促进了国内外麻醉学科的学术交流,引导着我国麻醉学的发展方向;杂志发行世界104个国家,编委会中有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的国际知名专家加盟,被《化学文摘》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且荣登《化学文摘》千刊表;首批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曾荣获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1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73/R

邮发代号: 18-4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先后荣获历届河北省优秀期刊奖、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优质产品奖及中华医学会银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麻醉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麻醉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16
  • 国内刊号:13-107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先后荣获历届河北省优秀期刊奖、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优质产品奖及中华医学会银奖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8年第11期文章
  • 高浓度二氧化碳预处理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浓度二氧化碳(CO2)预处理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接种于细胞培养板,随机分为6组,每组16孔,对照组(C组)常规培养;缺氧复氧组(MR组)缺氧4h、复氧24h;缺氧预处理组(APC组)缺氧10min、复氧10min,重复2次后缺氧4h、复氧24h;HCA.组、HCA2组和HCA3组分别于50%N-20%02-30%CO2培养箱中行30%CO2预处理10......

    作者:罗和国;常业恬;邹望远;邹定全;王德明 刊期: 2008- 11

  • 异丙酚对缺氧复氧诱导大鼠肝脏Kupffer细胞释放TNF-α、IL-1β和NO的影响

    异丙酚是麻醉诱导与维持常用的静脉麻醉药物之一.研究表明异丙酚可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缺血再灌注时可诱发单核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一氧化氮(NO)等细胞因子,从而导致组织损伤.肝脏Kupffer细胞是位于肝窦内的巨噬细胞.本研究拟通过观察异丙酚对缺氧复氧诱导大鼠肝脏Kupffer细胞释放TNF-α、IL-1β和NO的影响,探讨其减轻肝脏缺血......

    作者:李元海;李俊;吕雄文;金涌;黄艳;张磊;张健 刊期: 2008- 11

  • 反复注射异丙酚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反复注射异丙酚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24只,7d龄,12~16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7.5ml/kg,1次/d,连续7d;单次注射异丙酚组(P1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7.5ml/kg,1次/d,连续6d,第7天腹腔注射异丙酚75mg/kg;反复注射异丙酚组(P2组)腹腔注射异丙酚75mg/kg,1次/d,连续7d.异丙酚给药......

    作者:蒋燕;周泽军;高进;陈萍 刊期: 2008- 11

  • 中国人恶性高热家系蓝尼定受体-1基因的筛查

    目的筛查中国人恶性高热(MH)家系的蓝尼定受体-1(RYR1)基因.方法提取确诊为MH的先证者及家系其他成员外周血白细胞的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先证者RYR1基因的部分外显子,并进行直接测序,采用FokⅠ限制酶分析验证先证者及家系其他成员基因突变情况.结果先证者RYR1基因第6724位碱基C突变为T(c.6724C>T),所编码第2206位氨基酸由苏氨酸变为甲硫氨酸(p.T2206M),此突......

    作者:王颖林;郭向阳;徐仲煌;黄宇光;罗爱伦 刊期: 2008- 11

  • 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目的筛选老年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危险因素.方法择期手术患者24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65~86岁,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3组(n=80):全身麻醉组(G组)、硬膜外阻滞组(E组)和局部麻醉组(L组).分别于术前1d、术后1、3、5d记录MMSE评分,计算术前MMSE评分的标准差,每例患者术后MMSE评分与术前MMSE评分比较≥1个标准差时即发生POCD.将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

    作者:戴安卢;李军;陈锋卫;曹红;黄志莲;连庆泉 刊期: 2008- 11

  • 椎旁注射阿霉素毁损背根神经节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疗效

    带状疱疹是由潜伏于脊髓背根神经节(DRG)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疼痛性皮肤疾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其常见的后遗症.PHN与病毒侵犯脊髓DRG、引起神经组织炎性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神经纤维粘连及瘢痕形成等有关,为感受性疼痛.于外周感觉神经干内注射阿霉素,利用其逆行性轴突运输和对感觉神经元的破坏作用.毁损DRG可缓解PHN.本研究拟评价椎旁注射阿霉素毁损DGR对PHN患者的疗效,为临......

    作者:史可梅;郑宝森;薄存菊;邓迺封 刊期: 2008- 11

  • 终末期肝病患者罗库溴铵的代谢途径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患者罗库溴铵的代谢途径.方法拟行肝移植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20例,年龄21~64岁,体重54~80kg,ASAⅡ级或Ⅲ级.静脉注射异丙酚、芬太尼和罗库溴铵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采用四个成串刺激监测肌松程度.麻醉维持:静脉输注异丙酚,吸入N2O,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待T1恢复到5%时,颈内静脉输注罗库溴铵,初始输注速率为3μg·kg-1·min-1,调节输注速率维持T15%~......

    作者:周脉涛;俞卫锋;李泉;杨立群;朱敏;徐学武;刘志强;尤圣武 刊期: 2008- 11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全麻患者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和芬太尼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全麻患者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和芬太尼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n=20),异丙酚复合全麻组(P组),穴位电刺激+异丙酚复合全麻组(EP组)从麻醉诱导前30min至术毕行持续双侧内关穴、足三里穴电刺激,以刺激频率2Hz和100Hz的疏密波进行交替刺激,刺激强度8~12mA.麻醉诱导:两组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mg/kg、芬太尼1.5μg......

    作者:王明山;陈怀龙;毕燕琳;时飞 刊期: 2008- 11

  • 罗库溴铵对小儿和成年全麻患者的残余肌松效应

    全麻患者术后残余肌松效应发生率较高,易诱发患者呼吸抑制,导致机体缺氧而危及生命.罗库溴铵作为起效快的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本研究拟评价罗库溴铵对小儿和成年全麻患者的残余肌松效应,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

    作者:刘礼霞;张诗海 刊期: 2008- 11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高浓度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的效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易发生困难气管插管,麻醉诱导时给予肌松药可导致上呼吸道进一步梗阻.七氟烷起效迅速,麻醉恢复快,适用于小儿吸入麻醉诱导,而小儿单纯吸入临床常用浓度七氟烷不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瑞芬太尼作为选择性μ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其强效镇痛作用可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本研究拟评价OSAS患儿高浓度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的效果.......

    作者:李静洁;尤新民 刊期: 200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