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1年3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反映了我国麻醉学临床、科研发展的水平,促进了国内外麻醉学科的学术交流,引导着我国麻醉学的发展方向;杂志发行世界104个国家,编委会中有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的国际知名专家加盟,被《化学文摘》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且荣登《化学文摘》千刊表;首批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曾荣获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1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73/R

邮发代号: 18-4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先后荣获历届河北省优秀期刊奖、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优质产品奖及中华医学会银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麻醉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麻醉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16
  • 国内刊号:13-107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先后荣获历届河北省优秀期刊奖、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优质产品奖及中华医学会银奖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年第3期文章
  • 浅低温颅脑手术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开颅手术和脑外伤后用浅低温行脑保护,已日益为临床广泛应用,我们在浅低温脑保护的研究中,对此做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金生;卢振和;高崇荣 刊期: 2001- 03

  • 过度通气对异丙酚麻醉病人颅内压和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及血氧含量差的影响

    异丙酚因诱导麻醉平稳,可控性好,能降低颅内压,而越来越多地用于颅脑手术的麻醉.颅脑手术麻醉期间常采用人工过度通气降低颅内压(ICP),异丙酚和过度通气均可引起脑血流明显减少[1],有致脑氧失衡的可能.故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确定何种程度过度通气既能降低颅内压又不致于脑氧供需失衡非常重要,而国内外未见类似报道.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对异丙酚静脉麻醉病人颅内压、颈内静脉血氧饱......

    作者:金胜威;许峰;毛毅;徐旭仲;苏尔瞻 刊期: 2001- 03

  • 老年白内障病人手术中应用佩尔地平控制新福林引起的血压升高反应

    白内障病人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但在散瞳时需要结膜下注射新福林,为了防治手术操作及注射新福林引起的血压升高,我们在应用新福林前后静脉注射佩尔地平,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国智;杨帮祥;闵龙秋 刊期: 2001- 03

  •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腔及收缩功能的影响

    内科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可部分改善血液动力学障碍,缓解症状,但不能改善心脏的收缩功能,缩小扩大的心脏面积和心腔径线,因此未能阻止扩张型心肌病的进展,不能改善远期预后.本文试图通过上胸段硬膜外阻滞,从神经体液机制入手探求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凤岐;傅世英;修春红;曲仁海;刘志襄 刊期: 2001- 03

  • 高原地区动脉导管闭合术670例麻醉分析

    我院地处海拔2260米的高原地区,自1982~1999年共施行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DA)手术670例,采用全麻控制性降压,开胸结扎导管和体外循环深低温低流量下闭合导管等不同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新会;王祖谦;黄志业;傅建学;祁恒宁 刊期: 2001- 03

  • 芬太尼透皮贴剂的镇痛效果和对心率变异性及机体应激状态的影响

    目的评价芬太尼贴剂的镇痛效果,和对心率变异性(HRV)及机体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开放试验.40例晚期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前口服吗啡的患者按100∶1的比例转换为芬太尼贴剂;未用过阿片类药物者,初始芬太尼剂量为25μg/h贴剂.透皮系统每72h更换一次,剂量根据患者疼痛自我评分(VAS)和对注射吗啡的需要量调整.结果芬太尼贴剂治疗期间患者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

    作者:徐惠芳;张晓丽;金林;王莉;杜冬萍 刊期: 2001- 03

  • 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期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进行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方法普外科和普胸外科病人12例,(67±4)岁.心梗发生至手术间隔72-175d.麻醉选择为硬膜外阻滞或复合全身麻醉,保留硬膜外导管术后镇痛.结果病人均顺利度过手术期.术中心电图监测无缺血性ST-T改变.术后病人镇痛效果良好.随访至出院,无一例出现急性心衰和心肌梗死.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期病人进行非心脏手术应放宽时间限制.急性心梗康复期病人进......

    作者:庄小凤;薛张纲;蒋豪 刊期: 2001- 03

  • 术前口服酮洛酸和可乐定对上腹部手术患者细胞因子反应的影响

    目的评价术前止痛对上腹部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细胞因子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拟于全麻下行全胃或胃次全切除的患者,单盲随机分成两组.(1)术前止痛组:术前1h口服酮洛酸10mg和可乐定4μg/kg;(2)对照组:术前1h口服等量安慰剂.分别于术前24h、全麻诱导后20min(术前)、诱导后90min(术中)、术后0、1、2、4、6和24h测定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和IL-10的水平.......

    作者:姜雪梅;徐建国;周志强 刊期: 2001- 03

  •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围术期管理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搭桥术与体外循环搭桥术病人的术中及术后早期恢复情况.方法39例病人接受了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同期33例病人接受了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两组均采用中等剂量阿片静脉复合全麻.结果病人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在监护室的停留时间,非体外循环组均明显短于体外循环组(P<0.01).围术期平均输血量和输血病人数在1支桥病人中非体外循环组明显少于体外循环组(P<0.05).......

    作者:王东信;吴新民;Jean-Pierre Villemot 刊期: 2001- 03

  • 年龄对异丙酚药效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年龄对异丙酚药效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8~90岁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42例,按年龄分成-A组18~34岁(14例)、B组35~60岁(15例)、C组>60岁(13例)三组,腰麻完善后,A组以0.5mg@kg-1@min-1的速率,B、C组以0.4mg@kg-1@min-1的速率静脉输注异丙酚,EEG爆发抑制时停止给药,取一系列静脉血样本用于测异丙酚血药浓度.意识消失时间、睡眠时间、达到......

    作者:吴群林;张兴安;王若松;聂煌 刊期: 2001- 03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