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1年3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反映了我国麻醉学临床、科研发展的水平,促进了国内外麻醉学科的学术交流,引导着我国麻醉学的发展方向;杂志发行世界104个国家,编委会中有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的国际知名专家加盟,被《化学文摘》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且荣登《化学文摘》千刊表;首批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曾荣获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1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73/R
邮发代号: 18-4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先后荣获历届河北省优秀期刊奖、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优质产品奖及中华医学会银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麻醉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16
- 国内刊号:13-1073/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胀亡的影响:与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关系
目的评价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胀亡的影响及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3月龄,体重280~36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n=12):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P组)、七氟醚后处理+苍术苷组(SP+ATR组)和苍术苷组(ATR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
作者:殷明;王琛;张静;朱江;曹建方;陈培敏 刊期: 2013- 06
-
补体C1q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补体C1q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180~200g,3~4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假手术组(S组,n=12),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组,n=48).于再灌注1、3、6、24h时取肝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比色法测定肝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补体C1qmRNA表达,West......
作者:冯晓波;饶艳;柯剑娟;王焱林;张宗泽 刊期: 2013- 06
-
细胞穿透肽PEP-1导入血红素加氧酶-1蛋白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评价细胞穿透肽PEP-1导入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周龄7~9周,体重210~26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组)、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融合蛋白PEP-1/HO-1+肾缺血再灌注组(HO组).采用夹闭双侧肾动脉45min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HO组于夹闭双侧肾动脉......
作者:姚星;王焱林;何祥虎;张宗泽;颜学滔 刊期: 2013- 06
-
异丙酚对大鼠窒息性心脏停搏复苏后海马c-JUN氨基末端激酶活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大鼠窒息性心脏停搏复苏后海马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活化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6月龄,体重350~38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S组)仅动静脉置管和气管插管而不制备窒息性心脏停搏;窒息性心脏停搏复苏组(CA-CPR组)采用窒息法建立CA-CPR模型;异丙酚组(P组)于窒息前30min静脉注射异丙酚20mg/kg,继之以40mg·k......
作者:陈龙;成勤;左明章;陈西艳;张茂银;刘功俭 刊期: 2013- 06
-
不同复苏方法用于重度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犬早期复苏效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垂体后叶素复苏、高渗盐水复苏和胶体液复苏用于重度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UHS)犬的早期复苏效果.方法成年中华田园犬,雌雄不拘,体重10~12kg,采用肠系膜动脉分支切断+股动脉穿刺放血法制备重度UHS模型.取重度UHS犬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8):血管加压素复苏组(P组):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负荷量0.1U,继之以0.04U·kg-1·min-1的速率静脉输注,间断追加0......
作者:江山;车邦民;何绍明 刊期: 2013- 06
-
CXCR4-FAK信号通路在低氧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迁移和粘附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受体4-粘着斑激酶(CXCR4-FAK)信号通路在低氧预处理骨髓间充质于细胞(BMSC)向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迁移和粘附中的作用.方法第一部分重组腺病毒介导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成功的大鼠原代BMSC,以1×106个/ml密度接种于24孔培养板(1ml/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n=18):对照组(C组)、常氧培养组(N组)、低氧预处理组(H组)、低氧预处理+......
作者:王丽萍;郭晓明;高贤伟;陈国忠 刊期: 2013- 06
-
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体重240~28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七氟醚后处理组(SP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SP组于再灌注前20min至再灌注后10min吸入3.9%(1.5MAC)七氟醚.再灌注24h时取脑组......
作者:王亚欣;王永旺;张彦;孟春;梁禹;薛玉良 刊期: 2013- 06
-
右美托咪定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25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联合低血压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D组于再灌注即刻经颈总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3μg/kg负荷剂量,后以3μg·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至再灌注......
作者:郭培培;严虹;陈璟莉;吴会生;袁世荧 刊期: 2013- 06
-
HIF-1α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
目的评价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135只,2月龄,体重20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n=20)、缺血再灌注组(I/R组,n=20)、BMSCs组(n=20)和HIF-1α基因修饰BMSCs组(HIF-1α-BMSCs组,n=75).采用阻断腹主动脉45m......
作者:田丽颖;王君;吕苗苗;张玉明;张振;吕海港;蔡承魁;张志培;高昌俊 刊期: 2013- 06
-
术前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开胸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时炎性反应的影响
目的评价术前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开胸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时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肺叶切除术患者50例,年龄20~60岁,体重50~80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25):对照组(C组)和布地奈德组(B组).术前C组雾化吸入生理盐水20min;B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mg20min.分别于单肺通气前(T1)、单肺通气结束后30min(T2)、术后24h(T3)和48h(T4)......
作者:鞠英男;高宏;黄薇;牛芳芳;李复;夏沛松;蓝秀文;高伟 刊期: 2013- 06
动态资讯
- 1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时肝细胞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和膜电位的影响
- 2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 TN F-α和 ICAM-1表达的影响
- 3 老年人对异氟醚摄取的特点
- 4 氨甲环酸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炎性反应的影响
- 5 气管内插管致杓状软骨脱位六例报告
- 6 乌司他丁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
- 7 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治疗慢性疼痛的有效性:meta分析
- 8 大陆首例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的麻醉处理
- 9 不同剂量异丙酚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所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 10 麻醉因素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价值
- 11 丙酮酸乙酯预先给药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 12 智能化PCA管理对患者术后镇痛质量的影响
- 13 术前患者心腔心电图引导临时心脏起搏器放置的可行性
- 14 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肌肉注射戊乙奎醚或阿托品复合咪达唑仑效果的比较
- 15 全氟化碳不同给药时机对兔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 16 不同时间低浓度异氟醚麻醉对小鼠海马NR2B表达的影响
- 17 术前医学心理治疗对全麻病人苏醒的影响
- 18 非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
- 19 合并冷凝集素综合征患者胃癌根治术麻醉处理1例
- 20 硬膜外麻醉下椎管减压术中发生气颅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