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1年3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反映了我国麻醉学临床、科研发展的水平,促进了国内外麻醉学科的学术交流,引导着我国麻醉学的发展方向;杂志发行世界104个国家,编委会中有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的国际知名专家加盟,被《化学文摘》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且荣登《化学文摘》千刊表;首批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曾荣获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1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73/R

邮发代号: 18-4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先后荣获历届河北省优秀期刊奖、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优质产品奖及中华医学会银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麻醉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麻醉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16
  • 国内刊号:13-107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先后荣获历届河北省优秀期刊奖、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优质产品奖及中华医学会银奖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年第11期文章
  • 利多卡因对短暂脑缺血后海马区细胞Bcl-2和CPP3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短暂脑缺血后,利多卡因对海马CA1区细胞两种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夹闭家兔双侧颈总动脉和椎动脉5min,建立全脑短暂缺血模型.24只家兔随机分三组.对照组(SH,n=6):进行手术操作,但不夹闭血管;缺血组(IS,n=9):夹闭动脉5min,夹闭前5min经耳缘静脉予注生理盐水1.5ml;利多卡因组(LI,n=9):夹闭动脉前5min经耳缘静脉予注2%利多卡因10mg/kg,余操......

    作者:刘莉平;吴新民;刘源 刊期: 2001- 11

  • 超激光对家兔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的作用

    目的探讨超激光照射疗法对坐骨神经钳夹伤后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45只成年雄性家免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根据是否钳夹坐骨神经分为两组(A组和B组),C组为钳夹后超激光治疗组.钳夹前、钳夹后24h、超激光治疗10d、20d、30d时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治疗30d后行坐骨神经神经纤维单丝制备、Bielschowsky染色、Loyez染色、电镜超薄切片观察坐骨神经再生和修复情况.结果超激光治疗20......

    作者:武广义;李耀伟;孟庆云;刘慧哲 刊期: 2001- 11

  • 鞘内吗啡对切口疼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P物质的影响

    目的研究鞘内(IT)吗啡对切口疼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P物质(SP)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只):假手术组(组Ⅰ)、术前30minIT0.9%氯化钠20μl组(对照组,组Ⅱ)、术后30minIT吗啡5μg组(组Ⅲ)和术前30minIT吗啡5μg组(组Ⅳ).按Brennan法制成切口疼痛模型,以累积疼痛评分确定疼痛行为.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脊髓背角SP免疫反应(SP-LI).......

    作者:胡兴国;张云翔;曾因明;钟敏;潘道波;段世明 刊期: 2001- 11

  • 异丙酚对应激大鼠脑组织不同区域c-fos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检测异丙酚对应激大鼠脑内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21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对照组(C组)和单纯电刺激组(S组)腹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2ml,异丙酚处理组(P组)腹腔注入异丙酚100mg@kg-1.注药5min后接通电刺激仪,C组不通电,其余两组均以2mA直流电行足底电击.刺激后30min断头,取躯干血8ml,并提取大脑皮质、下丘脑和海马组织总RNA,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作者:许霁虹;王多友;张铁铮;刘晓江;王凤学 刊期: 2001- 11

  • 异丙酚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线粒体钙稳态的影响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家免心肌在高钾停搏液保护下经历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线粒体钙稳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Langendorff离体灌注免心脏模型,用高钾停搏液使心脏停跳缺血1h后再灌注0.5h,用超微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的变化,采用荧光法测量基质钙离子浓度和测量线粒体在高钙环境中的摄钙能力和加入钠离子后的释钙能力.结果50μmol/L和200μmol/L的异丙酚并不能影响再灌注对线粒体钙浓度的升高作用,但电镜......

    作者:马宇;徐美英;王学敏 刊期: 2001- 11

  • 野生型与七氟醚敏感型果蝇中枢神经元钾电流的研究

    本文利用从同一品系果蝇中筛选出对七氟醚敏感和耐药的两个品系,在培养的大脑神经细胞上用膜片钳技术记录其电流,以期对吸入麻醉药中枢作用部位进行探讨.材料和方法野生黑腹果蝇-H型果蝇,由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果蝇遗传实验室提供,敏感型-S型果蝇为本实验室筛选和培养.取晚期三龄幼虫果蝇为实验材料.......

    作者:尹毅青;薛玉良;刘进 刊期: 2001- 11

  • 安氟醚、异氟醚和D-2-氨基戊酸对液压撞击伤后神经元内游离氢的影响

    脑外伤后神经组织损伤除原发机械损伤外,其所继发的病理损害更为引人注目,其中很重要表现就是细胞内酸中毒,安氟醚(En)、异氟醚(Is)对神经元细胞内酸中毒有何影响?如何有效地纠正神经细胞内酸中毒,对创伤预后改善有着重要意义.作者着重研究En、Is和D-2-氨基戊酸(D)对创伤后脑皮质神经元内氢离子浓度([H+]i)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作者:张红全;彭红艳;饶瑞标;毕好生 刊期: 2001- 11

  • 异丙酚、咪达唑仑复合对交感神经元钠通道电流的影响

    异丙酚与咪达唑仑联合应用可达到增加麻醉效能,减轻循环抑制的目的[1].既往的研究表明,交感神经节钠通道可能参与介导异丙酚的循环抑制作用[2].本文旨在研究异丙酚、咪达唑仑对交感神经节细胞钠通道电流的联合作用,探讨复合诱导循环稳定的可能机制.材料与方法大鼠颈上交感神经节细胞急性分离的方法及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同前[2].在Vh-80mV、Vt0mV条件下,记录不同浓度的异丙酚、咪达唑仑及其复合在给药......

    作者:郑吉建;庄心良;杜冬萍;茆庆洪;徐国辉 刊期: 2001- 11

  • 异丙酚脑保护作用机制的相关基因研究

    既往研究表明,短暂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2~3d,海马CA1区发生延迟性神经元死亡(delayedneuronaldeath,DND)[1,2].异丙酚有着与巴比妥类药相似的代谢和脑血管作用[3],但其脑保护机制,特别是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其对DND的保护机制,研究还不深入.本研究应用沙鼠脑缺血/再灌注72h模型,观察异丙酚对DND的保护作用,并通过荧光标记的差异显示聚合酶链反应(different......

    作者:许海芳;丁伟;于布为 刊期: 2001- 11

  • 利多卡因对大鼠顿抑心肌ATP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心肌顿抑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发生与氧自由基和钙超载的产生有关.通过观察利多卡因对顿抑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肌浆网(SR)Ca2+-ATP酶及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利多卡因对大鼠顿抑心肌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红亮;戴体俊;王钧;曾因明 刊期: 2001- 1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