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1年3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反映了我国麻醉学临床、科研发展的水平,促进了国内外麻醉学科的学术交流,引导着我国麻醉学的发展方向;杂志发行世界104个国家,编委会中有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的国际知名专家加盟,被《化学文摘》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且荣登《化学文摘》千刊表;首批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曾荣获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1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73/R

邮发代号: 18-4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先后荣获历届河北省优秀期刊奖、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优质产品奖及中华医学会银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麻醉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麻醉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16
  • 国内刊号:13-107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先后荣获历届河北省优秀期刊奖、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优质产品奖及中华医学会银奖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年第4期文章
  • 不同剂量艾司洛尔复合异丙酚对气管插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了解艾司洛尔预防气管插管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合理用量.方法30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0.5mg@kg-1艾司洛尔组,C组为1.0mg@kg-1艾司洛尔组.静注异丙酚和维库溴铵诱导气管内插管.监测插管后1、3、5及10min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并抽取血标本用高压液相色谱仪测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多巴胺(DA)浓度.结果A组插管后......

    作者:姚兰;于德水;田伟;王天龙;施英;赵华;金清尘 刊期: 2001- 04

  • 小剂量氯胺酮对体外循环促炎细胞因子反应及心肌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对体外循环(CPB)诱发的促炎细胞因子反应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20例择期瓣膜替换术病人,随机分成氯胺酮组(n=10)和对照组(n=1O).氯胺酮组于麻醉诱导和转流开始时按1mg@kg-1静注氯胺酮,对照组则采用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分别于术前(T1)、CPB60min(T2)、CPB结束后2h(T3)、4h(T4)及24h(T5)各时间点测定动脉血中下列各项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

    作者:曹德权;陈艳平;常业恬;杨荣雪 刊期: 2001- 04

  • 罗哌卡因单独或复合肾上腺素用于臂丛麻醉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加和不加肾上腺素用于臂丛麻醉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18例择期骨科下肢手术病人(ASAⅠ~Ⅱ级),分成两组,Ⅰ组为不加肾上腺素组(n=9),Ⅱ组加肾上腺素1:200,000(n=9),0.75%罗哌卡因20ml加生理盐水10ml,共30ml,肌间沟径路行臂丛麻醉,操作在1min内完成.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后10、20、30、45、60、90min、3、4、6、9、12h采取颈内静脉血,......

    作者:郭艳辉;王俊科;冯婉玉;蔡爽 刊期: 2001- 04

  • 异丙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作用

    目的探讨异丙酚的镇吐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例ASAⅠ~Ⅱ级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行常规气管插管吸入全麻,恩丹西酮组(O组)入室后静脉注射恩丹西酮4mg,其他处理C组,异丙酚组(P组)诱导插管同C组,麻醉维持用异丙酚微泵静滴.分别测定入室(基础值)、气管插管后、术毕、术后6h血浆胃动素的水平,并观察术后恶心呕吐程度及发生率.结果C组20例中有9例发生Ⅱ~Ⅲ级......

    作者:兰海涛;李杰;姚尚龙;包光兴 刊期: 2001- 04

  • 不同麻醉方法对胃癌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胃癌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36例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组(Ⅰ组)、全麻组(Ⅱ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Ⅲ组),每组12例,分别于诱导前、术毕及术后1、3、5、7d取外周静脉血2ml,采用APAAP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与诱导前相比,术毕、术后第1、3d,各组CD3+、CD4+、CD8+及CD4+/CD8+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

    作者:孙慧珍;崔虹;王智玉;孙晓燕;李慧娟 刊期: 2001- 04

  • 一氧化碳合成酶抑制剂对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内皮及内源性一氧化碳(CO)合成酶抑制剂(血红素氧化酶抑制剂ZnppIX)对大鼠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的影响,探讨内源性CO在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肺动脉环,观察内皮与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的关系;并以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AME为对照,观察ZnppIX对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的影响.结果缺氧可使去氧肾上腺素预收缩的肺动脉环出现明显的收缩反应,去除内皮或血管环......

    作者:丁学琴;马虹;盛卓人;刘贵明;王俊科 刊期: 2001- 04

  • 蛛网膜下腔注射氯胺酮对神经痛大鼠痛行为的影响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应用氯胺酮对慢性压迫性损伤所致的神经痛大鼠痛行为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制备慢性神经痛模型,随机分为四组,每只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5μl成分不同的液体.A组:神经结扎前30min及术后3d每天蛛网膜下腔注射氯胺酮5μg,B组:神经结扎前30min及术后3d每天蛛网膜下腔注射氯胺酮50μg,C组:神经结扎术后第4d蛛网膜下腔注射氯胺酮50μg,D组:对照组,神经结扎前30min......

    作者:张涛涛;董源洪;毕好生;张晓云 刊期: 2001- 04

  • 缺氧预处理对缺血缺氧脑组织超微结构与自由基的影响

    目的观察缺氧预处理对缺血缺氧脑组织超微结构及脑组织自由基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为盐水对照组,B组为缺氧预处理组,IH组为缺血缺氧组,BIH组为缺氧预处理后缺血缺氧组.各组有6只小鼠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脑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另4只小鼠用于透射电镜下脑组织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与A组比较,B组SOD活性增加,IH组MDA含量......

    作者:孟凌新;董有靖;崔健君;王忠成 刊期: 2001- 04

  • 预用双氯芬酸钠栓对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效应的作用

    评价在麻醉前预用双氯酚酸钠栓对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效应的影响。资料与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腹部手术病人120例,男54例,女66例,年龄21~56岁,体重46~75kg,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药物选用1%利多卡因+1.15%丁卡因+1:40万肾上腺素,麻醉效果满意,手术时间......

    作者:吴昱;丰新民;陈曦;毕好生 刊期: 2001- 04

  • 静脉PCA期间吗啡的药代动力学

    吗啡是阿片类药物μ-受体激动剂的典型代表,其血药浓度的测定采用双抗体放疗免疫分析法(RIA)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取样少,操作简便[1],而目前PCA期间吗啡的吸收、分布、稳态情况的临床研究未见报道。随着吗啡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CIA)的广泛应用,其血药浓度及其安全性问题受到关注。本文旨在探讨国人吗啡PCIA期间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分析LCP镇痛模式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以期为临床安全应用吗啡镇痛提供依......

    作者:刘继云;守章;索琨;阮祥才;梁贵怡;陈振宇 刊期: 2001- 04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