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1年3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反映了我国麻醉学临床、科研发展的水平,促进了国内外麻醉学科的学术交流,引导着我国麻醉学的发展方向;杂志发行世界104个国家,编委会中有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的国际知名专家加盟,被《化学文摘》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且荣登《化学文摘》千刊表;首批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曾荣获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1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73/R

邮发代号: 18-4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先后荣获历届河北省优秀期刊奖、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优质产品奖及中华医学会银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麻醉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麻醉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16
  • 国内刊号:13-107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先后荣获历届河北省优秀期刊奖、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优质产品奖及中华医学会银奖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7年第2期文章
  • 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开胸术老年患者血液动力学、血乳酸和白介素-6水平的影响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作为一种血液保护方法,目前临床已广泛应用于术中节约用血和低容量休克等治疗[1].老年患者机体各组织器官已发生退行性的功能下降,且常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2].AHH时快速输注大量液体对老年患者的安全性尚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董铁立;马孝武;李廷坤;王春亭 刊期: 2007- 02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时镇静深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患者靶控输注(TCI)异丙酚时镇静深度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n=20):A组、B组、C组气管插管后5min均开始进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8ml/kg,同时30min内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HES,200/0.5)15ml/kg.B0组为B组的对照组,只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8ml/kg,不进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作者:金运敏;岳云;吴安石;张永谦;傅润乔 刊期: 2007- 02

  •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救治气管支气管煤粉异物1例

    患者,男性,33岁,锅炉工.工作时被煤粉淹埋超过10min,挖出时神志不清,急送当地医院行气管切开术后转入本院.......

    作者:徐桂萍;刘宏宇 刊期: 2007- 02

  • 不同刺激间隔对全麻患者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监测的影响

    目的评价不同刺激间隔对全麻患者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MS-MEP)监测的影响.方法择期脊髓手术患者20例,ASAⅠ或Ⅱ级,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芬太尼2μg/kg、氯化琥珀胆碱2mg/kg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持续输注异丙酚5mg·kg-1·h-1、芬太尼1μg·kg-1·h-1维持麻醉至试验结束.在麻醉前、后分别记录2、5、10ms(分别为500、200、100Hz)刺激间隔下......

    作者:王巧恒;左明章 刊期: 2007- 02

  • 末梢灌注指数监测全麻患者应激反应的评价

    目的评价末梢灌注指数(TPI)监测全麻患者应激反应的可行性.方法择期颅脑外科手术患者20例,ASAⅡ级,连续监测手指TPI、指端皮温(T)、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收缩压(SP)、舒张压(DP)及心率(HR).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后1min(t1)、3min(t2)、气管插管前即刻(t3)、插管后即刻(t4)、插管后1min(t5)、上头架前即刻(t6)、上头架后即刻(t7......

    作者:罗宝蓉;康孝荣;王保国 刊期: 2007- 02

  • 局麻药对周围神经的毒性及其临床意义

    神经阻滞抗伤害性刺激反应效果确切、完全,若复合神经安定镇痛或全麻,其优势更为显著.......

    作者:徐世元 刊期: 2007- 02

  • 疼痛诊疗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疼痛诊疗作为麻醉学科的三个分支专业(即临床麻醉、围术期重症监测治疗和疼痛诊疗)之一,自1989年承德第一次全国疼痛治疗专题学术会议以来,18年过去了,无疑取得了重大的进步.......

    作者:张立生;刘小立 刊期: 2007- 02

  • 患儿吸入七氟醚麻醉诱导的效果

    患儿与父母安静地分离及建立静脉通路,需要在基础麻醉下实施,一般给药途径为肌肉注射、口服和滴鼻等,但常因患儿不配合而难以顺利进行,且易对患儿造成一定的伤害.七氟醚为无色透明、带香味无刺激性的液体,血气分配系数低(0.63),起效和恢复快[1].本研究拟评价患儿吸人七氟醚麻醉诱导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李师阳;姚伟瑜;肖全胜;吴建文;郑清民 刊期: 2007- 02

  • 低流量吸入地氟醚或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对患儿压力反射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评价低流量吸入地氟醚或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对患儿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的影响.方法30例脊柱侧凸女性患儿,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地氟醚组(D组)和异氟醚组(I组)(n=15).采用低流量吸入技术,逐渐增大吸入浓度使平均动脉压(MAP)控制在55~65mmHg.分别在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即刻(T1)、呼气末麻醉药浓度达到1MAC即刻(T2)、体位改为俯卧位后即刻(T3)、血压达到目标值范围......

    作者:马宇;熊源长;包睿;周懿;朱科明;李明;邓小明 刊期: 2007- 0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