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1年3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反映了我国麻醉学临床、科研发展的水平,促进了国内外麻醉学科的学术交流,引导着我国麻醉学的发展方向;杂志发行世界104个国家,编委会中有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的国际知名专家加盟,被《化学文摘》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且荣登《化学文摘》千刊表;首批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曾荣获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1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73/R
邮发代号: 18-4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先后荣获历届河北省优秀期刊奖、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优质产品奖及中华医学会银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麻醉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16
- 国内刊号:13-1073/R
- 出版周期:月刊
-
异丙酚对血小板表面CD62P、CD63和CD41/CD61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评价异丙酚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30例.异丙酚组(n=20),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测定诱导前、诱导后5min、应用5~8mg@kg-1@h-1异丙酚30min、停用异丙酚1h时血小板表面CD41/CD61、CD62P、CD63的表达量;同时,动态观察血小板数、出血时间、ACT.异氟醚组(n=10)为对照组.结果异丙酚组应用异丙酚后血小板膜上的CD62P和CD63的表......
作者:方向明;方晓;鲍军明;王琦;杨功群 刊期: 2001- 03
-
恒速静脉输注异丙酚时脑摄取的研究
目的研究恒速静脉输注异丙酚时脑摄取与输注速率、输注时间的关系.方法14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恒速静脉输注异丙酚的速率分别为6、12mg.kg-1@h-1,持续30~35min.于给药后不同时点同步采取桡动脉及颈内静脉球部血样,以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异丙酚的血药浓度.结果恒速静脉输注异丙酚起始15min,两组桡动脉血药浓度(Ca)随时间逐渐升高,15min后维持恒定不......
作者:古妙宁;盖成林;林春水;欧阳铭文;徐建设;周俊岭 刊期: 2001- 03
-
静吸全麻下老年高血压病人五种神经肽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静吸全麻下高血压老年病人血浆5种神经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降压素(NT)、心钠素(ANP)、神经肽Y(NPY)、内皮素(ET)的变化.方法选择上腹部手术、高血压老年病人14例,分别于术前、麻醉诱导后3min、手术60min、术毕及术后24h抽静脉血,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5种神经肽的水平.同时选择相同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非高血压老年病人14例作为对照组.结果高血压组ANP......
作者:林财珠;林健清;代元大;吴立坚;汤冰 刊期: 2001- 03
-
麻醉剂量异丙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Longa法制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异丙酚组、尼莫地平组对照组,观察麻醉剂量的异丙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研究其机制.结果麻醉剂量的异丙酚能明显降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死亡率,明显缩小脑梗塞范围,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的升高程度,改善电镜下细胞超微结构的损害,明显升高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
作者:蔡英敏;王美纳;薛荣亮;马小亚;雷晓鸣 刊期: 2001- 03
-
异氟醚和NMDA拮抗剂AP5与脑皮层谷氨酸含量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单纯异氟醚及相同MAC下异氟醚复合NMDA拮抗剂AP5麻醉时,脑皮层谷氨酸(G)含量的变化.方法6只成年雄性大鼠持续吸入异氟醚,脑皮层内插入0.05mm内径的微透析探针,用人工脑脊液灌注,测定基础MAC后,分为四个浓度组,Ⅰ组异氟醚吸入浓度1.0%,Ⅱ组浓度1MAC,Ⅲ组浓度2.096,每一浓度平衡20min后,收集透析液,并与定量脑电图(EEG)和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同步;上述步骤......
作者:赵秋华;岳云;于代华;芮燕 刊期: 2001- 03
-
川芎嗪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注射液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22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C组),单纯缺血再灌注;保护组(P组)和治疗组(T组),分别在肾下主动脉阻断前和开放后30min内恒速静脉泵入TMP注射液30mg@kg-1.采用肾下主动脉(IRA)阻断法造成脊髓缺血(20min)/再灌注模型,观察再灌注后4、8、12、24和48h神经功能评分,并于48h处死......
作者:王强;熊利泽;陈绍洋;桑韩飞;朱正华;董海龙 刊期: 2001- 03
-
体外循环中鼓泡式氧合器和膜式氧合器引起细胞因子变化的比较
本文对体外循环(CPB)两种氧合器引起细胞因子的变化进行了比较.资料和方法选取患有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的患者23例,择期行房缺或室缺修补术.将患者随机分为鼓泡式氧合器组(B组,其中房缺7例,室缺4例,共11例)及膜式氧合器组(M组,其中房缺5例,室缺7例,共12例).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采用芬太尼、琥珀胆碱诱导,以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
作者:李德强;阎德民;谷天祥 刊期: 2001- 03
-
七氟醚和地氟醚低流量麻醉对酶诱导大鼠的肝毒性作用
地氟醚被认为肝毒性小,但临床仍有报道与其有关的肝损害可能性.联合肝细胞凋亡、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丙二醛(MDA)、病理等指标全面、客观地研究地氟醚低流量麻醉对异烟肼酶诱导大鼠的肝毒性作用及其对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并与七氟醚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鹏焘;杨锡馨;林财珠 刊期: 2001- 03
-
高原地区全麻病人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的变化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原地区(海拔3658m)全麻病人术中术后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的变化及其相互间作用对机体的影响.......
作者:白树荣;周乐顺;冉茂荣;李永荣;欧珊;代雪梅;吴畏;徐贵森;郭贵林;张信超 刊期: 2001- 03
-
神经外科病人术后自控镇痛的研究
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比较吗啡、哌替啶、芬太尼用于开颅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的临床效果.......
作者:韩如泉;程灏;王保国;李淑芹;王恩真 刊期: 2001- 03
动态资讯
- 1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重度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效果
- 2 腹腔镜手术病人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麻醉诱导的优化配伍方案
- 3 围术期心肌缺血及其处理
- 4 大鼠星形胶质瘤细胞系C6细胞μ受体的表达
- 5 手术创伤因素对老龄小鼠海马TLR4表达的影响
- 6 新年献词
- 7 胶原酶盘外溶核的实验研究
- 8 充气温控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控温效果
- 9 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诱发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 10 心肌梗塞患者骨科手术时机的选择
- 11 鞘内注射NR2B反义寡核苷酸对纳洛酮诱发吗啡依赖大鼠戒断反应的影响
- 12 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与硬膜外麻醉
- 13 利多卡因对异丙酚静脉麻醉颅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脑葡萄糖及氧代谢的影响
- 14 老年患者肠癌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 15 支气管套囊充气法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效果
- 16 椎间盘突出症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2的变化
- 17 低温环境下七氟醚对失血性休克猪脑损伤的影响
- 18 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对靶控输注异丙酚血药浓度及系统性能的影响
- 19 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的影响
- 20 15-F2t-isoprostane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