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1年3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反映了我国麻醉学临床、科研发展的水平,促进了国内外麻醉学科的学术交流,引导着我国麻醉学的发展方向;杂志发行世界104个国家,编委会中有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的国际知名专家加盟,被《化学文摘》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且荣登《化学文摘》千刊表;首批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曾荣获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1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73/R
邮发代号: 18-4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先后荣获历届河北省优秀期刊奖、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优质产品奖及中华医学会银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麻醉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16
- 国内刊号:13-1073/R
- 出版周期:月刊
-
二氧化碳吸收剂中化学成分对地氟烷分解的影响
吸入麻醉药与干燥的二氧化碳(CO2)吸收剂接触可发生分解反应产生一氧化碳(CO),如地氟烷、安氟烷、异氟烷等.吸入麻醉药的种类和CO2吸收剂的化学组分、含水量及温度是该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1].地氟烷有麻醉诱导快、清醒快的优点,但更易发生反应产生CO[1].CO2吸收剂中的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钠(NaOH)成分对CO产生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CO2吸收剂中化学成分对地氟烷分解的......
作者:刘沙沙;李恩有;郑方;杨宝峰;许国旺 刊期: 2005- 12
-
曲马多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丘脑束旁核5-HT1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心肌缺血时通过中枢和外周痛觉敏感化机制,心脏交感传入冲动增加,从而有可能诱发心绞痛.但由心肌缺血引发的心绞痛(症状)和急性心肌梗死(损伤)的程度往往不相平行[1].丘脑束旁核(parafascicularnucleus,Pf)是内脏痛觉感受、调制和整合的重要中枢,Pf内含有丰富的5-HT能神经末梢及其受体.......
作者:温建忠;郭政 刊期: 2005- 12
-
高氧液对兔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严重创伤、烧伤、休克救治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共同病理生理阶段,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氧液是一种具有高氧分压并含有治疗剂量臭氧的医用液体,动物实验表明对心肌、脊髓、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1-3],临床上已用于治疗多种缺血缺氧性疾病、失血性休克以及烧伤后休克等[4,5],但高氧液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尚未定论.本研究拟评价缺血期肠腔灌注高氧液对......
作者:高昌俊;徐礼鲜;柴伟;张惠;孙绪德;张贵和;杨永慧;彭德民 刊期: 2005- 12
-
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凋亡及Bax和Bcl-2的表达
早期的组织学研究表明外周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可发生跨突触变性死亡[1],近年的研究采用末端生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生物素标记(TUNEL)技术证实凋亡是外周神经损伤后脊髓神经元死亡的重要方式[2].......
作者:孔明健;胡兴国;曾因明 刊期: 2005- 12
-
鞘内注射反义蛋白激酶Cγ寡核苷酸对慢性吗啡耐受大鼠痛觉过敏的影响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反义蛋白激酶Cγ(PKCγ)寡核苷酸对慢性吗啡耐受大鼠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组、耐受组、正义组和反义组.正常组不行任何处理;耐受组、正义组和反义组每日2次分别于鞘内注射40μg吗啡,连续5d,建立吗啡耐受模型.此后每日继续给予吗啡,耐受组、正义组和反义组经鞘内分别注入20μl生理盐水、正义或反义的PKCγ寡核苷酸20μg,每日一次,......
作者:万丽;罗爱林;田玉科;喻红辉 刊期: 2005- 12
-
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病人术后镇痛硬膜外导管误入硬膜下间隙一例
病人,女,37岁,拟在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下行剖宫产术.于L3间隙以17G硬膜外针穿刺,突破感明显、负压试验阳性、注气无阻力,确认进入硬膜外腔.以25G腰麻针经硬膜外针穿过硬脊膜,见脑脊液流出后45s内注入0.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1ml,经硬膜外穿刺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5min后测麻醉平面达T6,手术历时45min.......
作者:张宁;徐铭军 刊期: 2005- 12
-
麻醉深度指数与脑电双频谱指数测定靶控输注异丙酚患者镇静时镇静深度的比较
目的对异丙酚靶控输注(TCI)镇静的患者,比较麻醉深度指数(CSI)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在无手术刺激条件下监测镇静深度的准确性.方法ASAⅠ或Ⅱ级患者20例,手术种类不限,诱导插管前以异丙酚TCI镇静,靶浓度从0.5μg/ml开始,输注5min后递增,递增梯度为0.5μg/ml,直至改良清醒镇静评分(OAA/S)为0分后5min停止,试验中监测并记录患者CSI及BIS,每间隔20s行改良OA......
作者:钟涛;郭曲练;潘韫丹 刊期: 2005- 12
-
异丙酚靶控输注期间熵指数对不同年龄患者麻醉深度的预测效果
目的评价异丙酚靶控输注(TCI)期间熵指数对意识状态变化的预测效果及年龄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ASAⅠ或Ⅱ级腹部手患者29例,分为成年组和老年组,采用异丙酚效应室(Ce)靶浓度分阶段实施TCI,清醒镇静(OAA/S)评分评价意识状态变化,当Ce达到6.0μg·ml-1后气管插管,记录给药前即刻(基础值)达到各靶浓度阶段,气管插管前、插管后即刻和气管插管后1、2、3、4、5、10min反应熵(RE)、......
作者:薛庆生;陈蓓蕾;于布为 刊期: 2005- 12
-
异丙酚对健康志愿者不同脑区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目的评价异丙酚对健康志愿者不同脑区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探讨异丙酚的全麻机制.方法健康志愿者10名,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技术,分别在清醒状态下行MRS扫描,作为自身对照波谱;然后靶控输注异丙酚,效应室浓度达3.0μg·ml-1时进行第二次MRS扫描,采集波谱.MRS扫描采用点解析波谱序列(PRESS).扫描选择的感兴趣区(VOI)包括皮层运动区、皮层感觉区、丘脑、海马和基底节区.以各波......
作者:张惠;徐礼鲜;葛雅丽;张劲松;于代华;柴伟 刊期: 2005- 12
-
不同镇静程度下健康志愿者事件相关电位与意识和记忆的关系
目的探讨不同镇静程度下事件相关电位(ERPs)与意识和记忆的关系.方法10名志愿者加入本研究.采用异丙酚静脉靶控输注,记录不同镇静清醒(OAA/S)评分、ERPs各波(N1、P3)波幅及潜伏期、无创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于OAA/S评分3分、2分时给志愿者听学习表内容.志愿者清醒后4h进行记忆测试.采用加工分离程序(PDP)分离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计算学习表、干扰表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的测试......
作者:吴迪;岳云;徐志鹏 刊期: 2005- 12
动态资讯
- 1 血红素氧合酶-1在七氟醚减轻哮喘小鼠气道损伤中的作用
- 2 骨科手术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 3 右美托咪啶和异丙酚用于难治性精神病患者脑立体定向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
- 4 腺苷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血清IL-10和TNF-α浓度的影响
- 5 氟比洛芬酯预先给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 6 右美托咪定对肢体缺血再灌注致患者肺损伤的影响
- 7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 8 隆突成型术麻醉处理的改良方法
- 9 手术后镇痛引发锥体外系并发症(附4例报告)
- 10 乌司他丁对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 11 mito-KATP通道在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 12 静脉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兔心肌梗死后c-fos和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
- 13 罗哌卡因对豚鼠心室肌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影响
- 14 黄芪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兔肠粘膜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
- 15 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 16 颅内肿瘤手术麻醉期间颅内压和脑脊液pH的临床研究
- 17 异丙酚对人胃癌MKN-45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 18 短小手术患者不同靶浓度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喉罩的置入条件
- 19 不同指标床旁快速评估回收血清除率的可靠性
- 20 PI3K/Akt信号通路在右美托咪定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