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1年3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反映了我国麻醉学临床、科研发展的水平,促进了国内外麻醉学科的学术交流,引导着我国麻醉学的发展方向;杂志发行世界104个国家,编委会中有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的国际知名专家加盟,被《化学文摘》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且荣登《化学文摘》千刊表;首批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曾荣获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1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73/R
邮发代号: 18-4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先后荣获历届河北省优秀期刊奖、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优质产品奖及中华医学会银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麻醉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16
- 国内刊号:13-1073/R
- 出版周期:月刊
-
盐酸戊乙奎醚对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的预防效果
目的评价术前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对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PPC)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140例,性别不限,年龄35~80岁,体重55~80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70):对照组(C组)和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于气管插管后即刻P组缓慢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20μg/kg(5ml),C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记录术后72h内患......
作者:林多茂;卢家凯;闫旭明;兰琼;李泽;王慧敏;赵丽云;王义军;卿恩明 刊期: 2013- 03
-
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对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NMDA受体通道电流的影响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对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NMDA受体通道电流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NMDA受体通道电流.原代培养的E14SD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DH细胞)30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10):瑞芬太尼组(R组)、芬太尼组(F组)、对照组(C组).4nmol/L瑞芬太尼(R组)、10μmol/L芬太尼(F组)灌流DH细胞60min后洗脱.于给药后即刻(T0)、药物作用......
作者:李思思;郁葱;罗玉琳 刊期: 2013- 03
-
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杂交手术特殊抗凝方案对患者术后出血的影响及其临床转归
目的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杂交手术(Hybrid手术)特殊抗凝方案对患者术后出血的影响及其临床转归.方法Hybrid手术患者141例(Hybrid组),年龄35~82岁,体重45~105kg,ASA分级Ⅱ或Ⅲ级,性别不限.采用倾向性评分法在本院电子手术数据库中选取同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141例(OPCAB组)作为对照,年龄43~80岁,体重47~110kg,性别不限,ASAⅡ......
作者:周珊;方仲蓉;陈雷;龚俊松;王古岩;王伟鹏 刊期: 2013- 03
-
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对脂多糖诱导乳鼠原代小胶质细胞炎性介质释放的影响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对脂多糖诱导乳鼠原代小胶质细胞炎性介质释放的影响.方法培养乳鼠原代小胶质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对照组(C组)、脂多糖组(L组)和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组(D组),每组10孔.C组去血清细胞培养液培养,L组加入脂多糖(终浓度1μg/ml),D组加入右美托咪定(终浓度1ng/ml),1h后加入脂多糖(终浓度1μg/ml).作用24h后采用Griess法测定培养上清......
作者:彭勉;王焱林;王成夭;陈畅 刊期: 2013- 03
-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的有效性评价:meta分析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帕瑞昔布钠用于超前镇痛的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不限定发表时间和语言.收集帕瑞昔布钠应用于超前镇痛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采用改良Jadad法评价文献质量.以术后1、6、12和24h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24h内吗啡用量、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为评价指标.采用RevMan5.0.2软件进行meta分析.......
作者:陈明慧;章小龙;傅舒昆;杨小虎;李泉 刊期: 2013- 03
-
脊髓背角膜结合型补体调节蛋白表达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形成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脊髓背角膜结合型补体调节蛋白表达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g.取48只鞘内置管成功的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生理盐水组(NS组)和米诺环素组(M组).NP组、NS组和M组采用坐骨神经环形结扎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S组只分离坐骨神经后逐层缝合.M组于结扎坐骨神经前ld开始......
作者:王金保;张遥;王姝媛;程建征 刊期: 2013- 03
-
胫骨癌痛大鼠脊髓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活性的变化
目的评价胫骨癌痛大鼠脊髓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活性的变化.方法雌性未交配SD大鼠108只,体重160~1809,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36):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和胫骨癌痛组(BCP组).BCP组胫骨骨髓腔内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混悬液制备大鼠胫骨癌痛模型;S组胫骨骨髓腔内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C组不作任何处理.于接种前1d、接种后3、5、7、14和21......
作者:张辉;张稳稳;赵伟;邵雅洁;颜明;刘功俭 刊期: 2013- 03
-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全麻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前瞻性、随机、盲法、多中心、阳性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全麻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盲法、多中心、阳性对照临床研究.选择择期全麻下腹部手术和骨科手术患者240例,年龄18~64岁、体重40~95kg、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120):硫酸吗啡注射液组(M组)和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组(O组).术毕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后当患者主诉疼痛时,立即静脉注射吗啡或羟考酮......
作者:许幸;吴新民;薛张纲;王祥瑞;熊利泽;田鸣;姚晨 刊期: 2013- 03
-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股沟疝成形术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股沟疝成形术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单侧腹股沟疝成形术病人40例,年龄18~79岁,BMI<30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2组(n=20):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组(B组),B组术毕在超声引导下行腹横肌平面阻滞,注入0.375%罗哌卡因20ml,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术后当视觉模......
作者:田雪;安海燕;冯艺 刊期: 2013- 03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复合芬太尼时异丙酚抑制妇科手术患者喉罩置入反应效应的影响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复合芬太尼时异丙酚抑制妇科手术患者喉罩置入反应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妇科短小手术(乳腺区段切除术、宫腔镜手术)患者125例,年龄20~6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Mallampati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n=25):生理盐水组(NS组)、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1-4组)分别静脉输注生理盐水40ml、右美托咪定0.4、0.6、0.8、1.0μg......
作者:胡双燕;仲俊峰;蒋宗明;李军 刊期: 2013- 03
动态资讯
- 1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母儿血一氧化氮的影响
- 2 Marsh参数模型与Schnider参数模型用于异丙酚靶控输注系统准确性的比较
- 3 p38MAPK/iNOS/HO-1信号通路在赤芍减轻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 4 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 5 髋关节置换术中急性肺动脉栓塞1例
- 6 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脊髓损伤时炎性反应的影响
- 7 青藤碱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及骨骼肌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 8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麻醉下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比较
- 9 视觉模拟量表评估患者术前焦虑程度的效度
- 10 海马PI3K∕Akt信号通路在外源性食欲素A改善异氟醚致小鼠记忆功能减退中的作用
- 11 丁丙诺啡用于妇科开腹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可行性
- 12 右美托咪啶对异氟醚抑制切皮时患者体动反应的肺泡气低有效浓度的影响
- 13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 14 外源性H2S对肺移植术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时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 15 不同剂量羟考酮预防全麻诱导时芬太尼诱发咳嗽的效果
- 16 L-精氨酸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TNF-α、IL-1β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 17 异丙酚对氯胺酮诱发新生大鼠脑损伤的影响
- 18 瑞芬太尼抑制患儿臂丛神经阻滞穿刺诱发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
- 19 供肝保养液中不同浓度肝素对肝移植术患者新肝期凝血功能的影响
- 20 听力障碍因素对患者异丙酚镇静效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