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1年3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反映了我国麻醉学临床、科研发展的水平,促进了国内外麻醉学科的学术交流,引导着我国麻醉学的发展方向;杂志发行世界104个国家,编委会中有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的国际知名专家加盟,被《化学文摘》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且荣登《化学文摘》千刊表;首批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曾荣获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1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73/R
邮发代号: 18-4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先后荣获历届河北省优秀期刊奖、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优质产品奖及中华医学会银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麻醉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16
- 国内刊号:13-1073/R
- 出版周期:月刊
-
西地那非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TNF-α表达的影响
目的评价西地那非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8周龄,体重180~2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8):对照组(C组)、肺动脉高压组(PH组)、西地那非组(S组).S组左肺切除术后1d,应用西地那非50mg/kg灌胃,1次/d,连续35d.PH组和S组左肺切除术后7d背部皮下注射野百合碱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左肺切除术后35d测定平均肺动脉压(......
作者:杨磊;莫绪明;尹宁;范欢欢 刊期: 2014- 06
-
AMPK信号通路在七氟醚预处理增强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时抗氧化能力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单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在七氟醚预处理增强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时抗氧化能力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胚胎心肌细胞(H9C2细胞)分为3组(n=12):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损伤组(H/R组)和七氟醚预处理(SP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AMPK基因敲除(AMPKsiRNA)的H9C2细胞分为3组(n=12):对照组(A-C组)、缺氧复氧损伤组(A-H/R组)......
作者:赵建力;焦丽媛;张彦清;王峰;李耀;李静静;李博;刘保江 刊期: 2014- 06
-
PiCCO技术优化脓毒性休克患者EGDT的效果
目的评价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优化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的效果.方法脓毒性休克患者40例,年龄25~75岁,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10~40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20):常规EGDT(C组)和PiCCO优化EGDT组(P组).C组维持CVP8~12mmHg,MAP≥65mmHg,中心静脉氧饱和度≥70%.P组于股动脉置入PiCCO监测导管,......
作者:张汝敏;王世富;马爽;张天屹;张郑;张伟平;赵美玲;贾美君 刊期: 2014- 06
-
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在内毒素致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在内毒素(LPS)致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12周龄,体重210~23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10):对照组(C组)、LPS组和Nampt特异性抑制剂FK866组(F组).LPS组和F组腹腔注射LPS4mg/kg,然后F组腹腔注射FK86610mg/kg.给药结束后6h时,取腹主动脉血样,测定血清cTnI浓度,然后处......
作者:赵邦术;刘玲;刘新伟 刊期: 2014- 06
-
姜黄素对高血压病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海马炎性反应的影响
目的评价姜黄素对高血压病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海马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雄性Wistar-Kyoto大鼠48只,8周龄,体重180~2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24):假手术组(W-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W-1/R组).SPF级雄性自发性高血压(SH)大鼠72只,8周龄,体重180~2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24):假手术组(S-Sham组)......
作者:汪小丹;沈露露;俞陈陈;曹红;姬斌;李军 刊期: 2014- 06
-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时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评价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时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5只,8~12周龄,体重200~2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25):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后处理组(IPO组).I/R组和IPO组采用结扎右侧肾蒂,夹闭左侧肾蒂1h,再灌注24h的方法制备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再灌注1、3、6、12和24h时,处死5只大鼠,分......
作者:田明;马宏仲;姜秀良;梁立升;李爱芝;马加海 刊期: 2014- 06
-
鞘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对利多卡因致大鼠脊髓神经毒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利多卡因致大鼠脊髓神经毒性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50~300g,8~10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n=6):空白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利多卡因致神经毒性组(L组)、生理盐水组(NS组)和NGF组.除C组外,其余各组鞘内置管.鞘内置管后第1天,鞘内注射20%盐酸利多卡因20μl.利多卡因注射后24h,NS组鞘内......
作者:赵广翊;赵柏松;曹岩岩;王皓 刊期: 2014- 06
-
CaMKⅡ与左西孟旦抗心肌缺血再灌注致大鼠心律失常作用的关系:离体实验
目的评价心肌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与左西孟旦抗心肌缺血再灌注致大鼠心律失常作用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体重25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10):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左西孟旦组(L组).采用Langendorff灌注装置建立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平衡灌注20min后,C组用K-H液继续灌注60min;I/R组缺血30mi......
作者:庞昀婷;邓倩;刘金东 刊期: 2014- 06
-
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全麻下开胸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
麻醉恢复期躁动是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疼痛及全麻药物作用是导致麻醉恢复期躁动的主要原因[1-2].开胸手术由于创伤大、时间长,可诱发剧烈的术后疼痛.单纯全麻只能抑制术中伤害性刺激向中枢的传导;而胸段硬膜外阻滞既能抑制术中伤害性刺激向中枢的传导,又能有效降低术后疼痛程度[3-4].本研究拟评价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全麻下开胸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
作者:潘建红;楼静芝;周海燕 刊期: 2014- 06
-
依托咪酯预处理对依托咪酯诱导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毒性的影响:离体实验
目的评价依托咪酯预处理对依托咪酯诱导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原代培养7~9d指数生长期的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上继续培养24h,密度为1×106个/ml,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对照组(C组)、依托咪酯组(E组)和依托咪酯预处理组(EP组),每组6孔.C组不给予任何处理;E组经依托咪酯700μmol/L孵育24h;EP组先经依托咪酯1.25μnol/L孵育1h,洗......
作者:韩娜娜;刘姗;熊君宇 刊期: 2014- 06
动态资讯
- 1 开胸患者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比较
- 2 含饱和氢气乳酸钠林格氏液对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 3 近日节律对阿曲库铵肌松作用时间的影响
- 4 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途径对二次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效果影响的比较
- 5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和脑电指数用于全麻恢复期麻醉深度监测的比较
- 6 不同剂量氯胺酮对静脉PCA吗啡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 7 异丙酚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缺氧反应的影响
- 8 脊髓蛋白激酶B在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小鼠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 9 每搏量变异度监测腹腔镜手术患者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
- 10 右美托咪定临床应用指导意见(2013)
- 11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患者不同效应室靶浓度异丙酚麻醉效果的比较
- 12 围术期输血对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变化和血清sIL-2R水平变化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 13 智能药品管理系统用于提高临床麻醉管理规范的效果
- 14 下肢手术患者超声引导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效果
- 15 胸外科手术患者术中意外事件的麻醉处理
- 16 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
- 17 右美托咪啶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的影响
- 18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在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脂质过氧化反应中的作用
- 19 异丙酚对缺氧复氧诱导大鼠肝脏Kupffer细胞释放TNF-α、IL-1β和NO的影响
- 20 七氟醚对大鼠海马神经元α7乙酰胆碱受体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