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1年3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反映了我国麻醉学临床、科研发展的水平,促进了国内外麻醉学科的学术交流,引导着我国麻醉学的发展方向;杂志发行世界104个国家,编委会中有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的国际知名专家加盟,被《化学文摘》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且荣登《化学文摘》千刊表;首批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曾荣获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1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73/R

邮发代号: 18-4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先后荣获历届河北省优秀期刊奖、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优质产品奖及中华医学会银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麻醉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麻醉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16
  • 国内刊号:13-107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先后荣获历届河北省优秀期刊奖、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优质产品奖及中华医学会银奖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麻醉学杂志2016年第1期文章
  • 七氟醚复合麻醉与异丙酚复合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脑氧饱和度的比较

    目的比较七氟醚复合麻醉与异丙酚复合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脑氧饱和度(rS02).方法择期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50例,年龄18~56岁,体重55~72kg,ASA分级Ⅰ或Ⅱ级,Hb≥110g/L,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25):七氟醚复合麻醉组(S组)和异丙酚复合麻醉组(P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4mg/kg、舒芬太尼1.5~2.0μg/kg、罗库溴铵0.9mg/kg......

    作者:高晓增;闫晓燕;刘铁军;许景伟;高秀江 刊期: 2016- 01

  • 七氟醚和异氟醚控制性降压时患儿压力反射敏感性的比较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异氟醚控制性降压时患儿的压力反射敏感性(BRS).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脊柱侧弯矫形术男性患儿60例,年龄3~16岁,体重指数20~28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七氟醚控制性降压组(Sev组)和异氟醚控制性降压组(Iso组).采用低流量吸入麻醉技术,使术中MAP控制在55~65mmHg,并维持术中BIS值40~60.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气......

    作者:邱良诚;甘秀峰;陈彦青;李丽萌;杨抒洁;戴东升 刊期: 2016- 01

  • 血红蛋白M病患者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1例

    患者,女性,年龄45岁,身高162cm,体重55kg.1年前体检发现子宫肌瘤,3月前在外院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术前准备时发现口唇紫绀,SpO245%,为安全起见而取消手术.出院后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血红蛋白M(HbM)病.患者转来本院要求手术治疗.......

    作者:程勇;郭建荣;余昭衡;杨大威 刊期: 2016- 01

  • 呼气阻力装置辅助脉压变异度预测自主呼吸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准确性

    目的评价呼气阻力装置辅助脉压变异度(PPV)预测自主呼吸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准确性.方法保留自主呼吸的择期手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22~61岁,体重51~73kg,ASA分级Ⅰ或Ⅱ级.于麻醉诱导前,待患者循环稳定后记录MAP、HR、CVP、CI和PPVB,之后戴上呼气阻力装置,1min后再记录MAP、HR、CVP、CI和PPVA,取下装置.随后进行容量负荷试验,经10min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

    作者:陈娜蜜;祝胜美;任秋生;黄丽君;盛柳芳 刊期: 2016- 01

  • 以每搏量变异度为左心室前负荷绘制患者心功能曲线的评价

    目的评价以每搏量变异度(SVV)为左心室前负荷绘制患者心功能曲线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心功能异常(NYHA分级Ⅱ级)患者27例,年龄18~64岁,体重指数18~30kg/m2,性别不限,ASA分级Ⅱ级;择期行腰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心功能正常(NYHA分级Ⅰ级)患者25例,年龄18~64岁,体重指数18~30kg/m2,性别不限,ASA分级Ⅰ级.采用FloTrac/Vigi......

    作者:崔凌利;芮燕;吴安石;田鸣;岳云 刊期: 2016- 01

  • 重视麻醉职业耗竭把握学科健康发展

    职业耗竭(burnout,又译作职业倦怠)的概念早于1974年由HerbertFreudenberger提出,用于描述长期精力耗竭和工作兴趣减退.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职业耗竭的概念逐渐发展为“是一种心理综合征,是对工作中长期的紧张性刺激的反应”[1].职业耗竭有三个重要的维度:情绪衰竭(emotionalexhaustion)、去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和低成就感(reduc......

    作者:李晗歌;黄宇光;罗爱伦 刊期: 2016- 01

  • 新年献辞

    2016年已经悄然而至,在辞旧迎新、万象更新的美好时刻,首先对战斗在麻醉学第一线的全国同道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对各位麻醉同道和海外华人同道为人民健康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以及为中国麻醉学的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祝大家猴年吉祥,万事如意,阖家欢乐,事业进步!......

    作者:熊利泽 刊期: 2016- 01

  • 围术期医学是麻醉学的发展方向

    回顾医学发展史,麻醉学主要关注手术无痛及麻醉相关的安全问题.长期以来,麻醉医生习惯于只要手术结束,将患者交回病房,就算完成任务.至于患者术后恢复是否良好,那就是外科医生的事了.随着麻醉新药物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单纯由麻醉引起的死亡率已降至1/200000左右[1].这给外界这样的印象,麻醉已经很简单,只要麻醉医生不出现明显失误,患者就会安全,麻醉医生就算很好地完成了任......

    作者:刘杨;熊利泽 刊期: 2016- 01

  • 麻醉学领域2015年度进展的回顾

    麻醉学科涵盖临床麻醉、危重病医学、疼痛诊疗等多个专业及亚学科,麻醉学科在促进术后康复(ERAS)和围术期外科之家(PSH)建设中的作用日渐突出,麻醉医生正逐步转变为围术期医师.此外,麻醉学科在医学教育培训和科学研究领域的分量与日俱增.在过去一年中,国内外麻醉学者完成了大量高质量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本文就2015年度相关指南进展、我国麻醉学工作者发表的PubMed收录论文情况,以及麻醉学领域重要临......

    作者:薄禄龙;邓小明;熊利泽 刊期: 2016- 01

  • 浅谈瘢痕子宫妊娠分娩的相关问题

    瘢痕子宫是指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穿孔或破裂修复术、子宫成形术等妇产科手术后子宫组织留存瘢痕者.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水平的腾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等多重因素的促进下,我国剖宫产率持续居高不下,甚至达到80%左右.虽经过近10多年的持续努力,我国许多地方的剖宫产率仍然高达30%~50%.自2016年起国家二胎政策放开,这必将导致高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比例升高,可增加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危及母......

    作者:姚尚龙 刊期: 2016- 01

点击排行